海安市大公镇古贲幼儿园欢迎您!
站群导航

海安教育信息网

局直学校

角斜镇

李堡镇

开发区

大公镇

高新区

曲塘镇

雅周镇

南莫镇

白甸镇

墩头镇

手机版

挖掘民间游戏 促进幼儿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5 16:21:12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欢,尤其是在农村,它以其独的特点,在丰富和完善幼儿人格的内涵、经验及促进幼儿智力、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是我们向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有效运用民间游戏资源,有效组织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本文从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身体素质、智力、语言、创造力以及合作能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  发展

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抓蚕豆……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游戏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具有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还有着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的特点,值得我们去传承。幼儿园开发民间游戏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形成及幼儿身体和动作技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能力、合作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间游戏中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样不可低估。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这首儿歌摘自于民间游戏“摇元宵”之中,游戏由俩名幼儿合作完成。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孩子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的好习惯。又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霸道,对自己喜欢的器械占为己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才能玩的游戏,如“老鼠笼”“网鱼”等游戏,这样,原来比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了,喜欢扮“本领大”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德得到了有利的促进。

二、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首先,民间游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其次,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一些运动类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赶球”“ 跑三圈”“ 贴膏药”“跳房子”等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抬花轿”“ 我是木头人”等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跑城”“钻山洞”“偷宝”“金锁银锁”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瞎子摸瘸脚”游戏中,瞎子必须蒙住眼睛,瘸脚必须把一手一脚绑在一起,这个游戏难度大,能锻炼幼儿意志。还有“运粮”游戏,幼儿要克服各种障碍运送粮食到目的地,这一活动也能增强意志,使幼儿获得耐挫能力。

三、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经验不足、知识储备量较少,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在这一幼儿好奇心极强的成长阶段,如何把好奇引向探索,培养幼儿探索知识的能力,提升其探索欲望,不仅需要多方的教育,同时需要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弥补自身的不足。而民间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在游戏中离不开操作和探索,这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有助于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更有效地加快幼儿的智发展。跳绳这一游戏活动,在我国流行面广,适用于个人跳、双人跳和团体跳。幼儿活动时要注意绳子的长度和两位旋绳同学的身高要适当,先以跳绳的次数为胜负的标准,之后可以提高要求,不但注重规定时间内的跳绳次数,而且注重轻快、活泼、律动、变化以及团体结构组合的花式变化、动态美感等。跳绳游戏,对参与者的条件要求甚少,趣味性十足,幼儿容易学会,而且困难少,幼儿在初接触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产生畏惧、反感;选材又随意,一根绳子即可,随时都可以开展。随着跳绳技巧的熟练,幼儿在操作中必定会不断进行探索,来获取更高的胜利,比如多人组合的花样、旋绳的速度等。跳绳,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还可以增强其思维逻辑能力,提高智力,有助于幼儿自身修养的提升。

四、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又如游戏顶锅盖,可以四五成群把手顶在锅盖(手掌)下一起念顶锅盖玩,炒油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儿歌念完后锅盖抓到谁的手,就由谁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此活动深得孩子们喜爱,活动的气氛更是热闹极了。

五、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民间游戏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民间游戏丰富多彩,材料唾手可得。教师可根据周边环境及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有的使用玩具特别简单、廉价,如石子、泥巴、杏核、纸等,幼儿随手拿来就可以开展游戏。如同样一块小石子,有的用它在“老虎吃小人”的游戏中当棋子,有的用它在“打瓦”游戏中当投掷器,有的用它在“跳房子”的游戏中当沙包。又如“下棋”,幼儿可以随意选择材料做棋子:瓶盖、纽扣、杏核、贝壳、石子、小棒、笔帽、花生、果冻盒、小沙包等十几种材料当棋子,所有的材料在幼儿眼里都是用途极广的宝贝,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赋予材料多种多样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对材料的多种认识,发展了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能力。

2、民间游戏玩法的多样性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我们在开展民间游戏时,能充分挖掘一种游戏的多种玩法。如:“玩沙包”,光提供一个沙包,就有多种方法,有的抓沙包,有的抛接沙包、有的顶沙包、有的踢沙包、有的背沙包、有的夹沙包跳等。幼儿可以自由地找小伙伴,自己商定玩法,快乐游戏。幼儿在学会了一些游戏的方法之后,还会与小伙伴一起改变游戏玩法,重新制定游戏规则、重新设计场地布置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

许多民间游戏还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幼儿在游戏中边吟边玩,始终处于欢乐之中。幼儿对有些儿歌内容已熟记,他们就尝试改变儿歌的内容,如民间游戏“推小车”,原来儿歌内容是:“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咪笑。”经过改编就变成了:“嘟嘟嘟,火车叫,开上火车送雪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呵呵笑。”根据儿歌内容的改动,游戏玩法也随之改变,赋予老游戏新玩法,增加了民间游戏的魅力,激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创造、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六、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当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控制了活动范围,而民间游戏能弥补独生子女缺少小伙伴的不足,有很多游戏是两三个人就能玩的。如“两人三足”中需要幼儿做到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老鹰抓小鸡”中那长长的小鸡每一只都是躲避老鹰的关键,任何一只跟不上步伐,游戏就会面临失败;“丢沙包”更是团队合作的典范,相互救助,“复活”的赛制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我们是一个整体,只要还有一个人,我们就有希望!”

 开展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不断探索,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了体质,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幼儿民间文化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无穷的魅力,感染陶醉着孩子们,我们力求让民间艺术之花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民族之花。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001年出版

[2]周兢,中国民间游戏,江苏少年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3] 酉杰峰,传统游戏的开发策略及思路,200911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