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的策略探究
【摘要】
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以幼儿发展为本,针对幼儿的实际,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一系列地活动,通过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一定能让幼儿的社会性品质落地生根。
【关键词】
幼儿 社会 品质 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需要多方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一、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式
幼儿良好品质与优良习惯的养成必须经历从“知”到“情,”再从“情”到“行”的逐步转化历程,显而易见,我们应尤其重视为幼儿构建促建良好社会性品质形成的实际锻炼平台,让幼儿在这个平台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应回归于幼儿的生活,我们应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活动环境。比如:我们可以结合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方面的社会性品质的教育。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意识能力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让幼儿自主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可以在进餐环节,教育幼儿爱惜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可以在洗手环节,让幼儿学会既能将手洗干净又十分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可以在游戏环节,让幼儿学会谦让、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等待等。在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学会自己收拾,自己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爱护公物以及自己自理的好习惯。我们应将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失时机地幼儿进行良好社会性品质的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不同领域的整合中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式
幼儿教育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儿园应重视“五大”领域教育的整合,强调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应将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贯穿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之中,但需强调的是渗透于“五大”领域,更注意其渗透需讲究策略、艺术性,切忌喧宾夺主,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提升渗透的自觉性,把握住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幼儿大中小不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机渗透合理渗透科学渗透,让幼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努力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比如:在:“龙的传人”主题的社会活动中,我们应想方设计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深切体验到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在“我是合格小公民” 主题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应让幼儿自主懂得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懂得的一些文明礼仪品质。在“大手牵小手”主题艺术活动中应让幼儿懂得不小心做错事,要对别人说“对不起,”以请求别人的原谅等。幼儿园还需紧紧借助于关爱教育礼仪教育国学教育等各种园本特色的课程建设中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三、在节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式
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优秀的民族每年都有不少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的最佳契机。在欢庆传统节日的同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的主题教育活动。
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可以对幼儿进行“爱”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感恩教育。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让幼儿学会去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同时,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六一”儿童节,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到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小朋友赠送礼物,让幼儿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奉献一片爱心,让福利院的小朋友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教师节”的时候,让幼儿明白必须尊敬教师,因为教师为自己奉献青春,奉献一生。“十一”国庆节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祖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幼儿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11·9”消防日,我们可以带领幼儿们到消防中队去参观,去慰问消防战士,学习消防战士坚强勇敢的精神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