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长,为您说说幼小衔接那些事
对大班孩子的家长而言,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幼小衔接”,孩子们在家可以准备些什么?
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
家长需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调整好心态,调整教育方法,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员,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幼小衔接在家中应该怎么做?
1.生活习惯培养
在幼儿园里,孩子吃饭、穿衣、上厕所等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收拾书包等等,还要掌握包书皮、削铅笔、提前准备好明天的书本等基本能力,所以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准备。同时要教会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习和生活有计划、讲效率。
2.行为习惯培养
讲卫生也要从小培养,特殊时期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多喝水,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大班的小朋友开始进入换牙期,家长们在关注幼儿卫生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幼儿的身体上的变化。
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3.情绪管理能力培养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并且尊重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
4.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在幼小衔接中“离开了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幼儿对小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入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上小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一样什么事都有老师一直在身边,与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因此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5.良好的心理准备
爸爸妈妈在家中与幼儿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激发幼儿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幼儿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鼓励大胆描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感受。可利用真实场景,绘本、视频、绘画等方式,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
3.当幼儿出现自我情绪调节的表现时,家长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引导。
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下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幼儿也能够了解到小学的情况。
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对孩子入学后的适应程度有着很大影响,还请家长朋友们提早科学准备。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用户登录